close

廢煙道001_BLOG.jpg

特殊價值

從日治時期興起之金銅礦產業,歷經百年歲月,造就今日金瓜石地區特殊的礦業文化地景,宛如一座戶外天然的礦業博物館,其中包含相關建築、設施等依山形而建,礦業活動後產生出特殊水文景觀,使之人文與自然條件兼備,深具登錄文化景觀之條件。

內容與範圍

水湳洞地區地圖001_BLOG.jpg

1.水湳洞選煉廠(十三層選礦場)
前台金公司(日治時代稱「臺灣鋼鐵礦務局」、光復後稱「臺灣金屬礦業公司」)的選礦場建於1933年,為當時亞洲第一大選礦場,廠房設計時依照煉製金銅的程序,由高而低層層設立,依山而建總共有13層。

包括有碎礦工廠、磨礦場、氰化工廠及浮選工廠等,可見為何它的規模如此龐大。而且場內全部採機械化作業,在當年屬於相當高精密的水準。已被台北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水湳洞地區103_BLOG.JPG

水湳洞選煉廠廠區辦公大樓

水湳洞地區113_BLOG.JPG

廠區辦公大樓前,前方有類似高架水道設施

水湳洞地區118_BLOG.JPG

廠區辦公大樓室內十分寬敞,長寬大約100mx15m,屋頂和四周壁面仍完整,是一處很好的再利用展演空間。

水湳洞地區119_BLOG.JPG

辦公大樓後方空間也約有50m×10m的面積

水湳洞地區125_BLOG.JPG

由濱海公路旁拍攝十三層選礦廠,建築雄偉、氣勢磅礡,歷經歲月與海風的摧殘,猶如一座現代龐貝古城

水湳洞地區130_BLOG.JPG

最上方建築為選礦廠卸煤斗

水湳洞地區151_BLOG.JPG

選礦廠卸煤斗

水湳洞地區154_BLOG.JPG

基隆山,又別稱「大肚美人山」,海拔588公尺,為一錐形死火山,登頂可遠眺濱海與金瓜石聚落

2.瑞芳鎮台金濂洞煉銅廠煙道 (長仁三坑廢煙道)

金瓜石的礦石最大特色就是金銅共生。這些巨大的排煙道,就是當時為排放煉銅產生的廢氣所設計,因為貼著山勢往上延伸至山頭,可讓這些有毒廢氣直接在無人居住的山頭排放出去,以免工人與當地住民吸入影響健康。

 共有3條排煙道盤據山頭,景致壯麗,煙道內徑達2公尺以上,寬約1.5公尺,但現今內部仍積存了含砷量相當高的毒物,需注意影響人體健康。(97.01.02已登錄文化景觀)

 

水湳洞地區153_BLOG.JPG

廢煙道從十三層選礦廠綿延約2km長至後方山頭

水湳洞地區165_BLOG.JPG

排煙道結構至今仍十分堅固完整

水湳洞地區162_BLOG.JPG 

排煙道內部可看見磚造結構體

3.陰陽海

陰陽海位處瑞芳鎮水湳洞旁的海灣,其正式名稱為「濂洞灣」。陰陽海的成因有許多說法,一說是昔日採礦遺留下來的污染源,從坑口經山泉或雨水自然沖刷而下,或言山區本身蘊藏的礦體即含有高量的硫化鐵(FeS2)、硫化銅(CuS)等成分,經自然風化作用分解成酸性物質及銅、鐵等離子,鐵離子在還原過程中形成易溶於水中的二價鐵離子(Fe2),而當水分滲出地面成為溪流在地表翻滾,又形成氧化作用,將二價鐵離子(Fe2)轉變為不溶於水的三價鐵離子(Fe3),因此造成河川成為黃褐色的景觀,而酸性的河水碰上鹼性的海水,又造成鐵離子被析出形成懸浮粒,使海水呈現深淺不同、時時呈現化學作用的黃色陰陽海景觀,但規模隨礦業採停止而日益縮減。

水湳洞地區115_BLOG.JPG

於廠區辦公大樓上方俯瞰濱海景色,可見呈橘紅色的九份溪河口與陰陽海

4.黃金瀑布

金瀑布成因是由於早期金瓜石盛產金礦,使得礦山的岩層外露、加上當地雨量豐富,雨水經礦區的岩層滲入地底後、與地質內的黃鐵礦及砷銅礦接觸,再經由氧化還 原的化學作用,形成酸鐵水由礦坑排出,流經層層的山溝、再加上風化的過程,使得這裡的岩石呈現金黃的色澤─從遠方看過來,就好像一條黃金般的瀑布流泄下 來,因此被稱為「黃金瀑布」。

 水湳洞地區146_BLOG.JPG

水湳洞地區144_BLOG.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penspace 的頭像
    openspace

    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

    open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