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滬完整時之輪廓。
位於台北縣石門鄉德茂村麟山鼻北面海岸。
↑↑↑麟山鼻石滬位置圖
麟山鼻與富貴角相遙望,分首白沙灣兩邊有如石門守護神的麟山鼻,海拔30.3公尺,位於德茂村的海岸,當地居民稱為「鼻尾鼻」或「鼻尾頭」,日治時期改稱為「麟山鼻」。
麟山鼻和富貴角一樣有著大樣的火山遺跡「安山岩」,極富地質探討價值。
在岬角的北端,形成的石滬區,遠看似乎是散置的大小石塊,實際上卻暗藏玄機,當地居民則利用石塊堆砌成馬蹄形的捕魚陷阱-石滬,利用漲潮時洄遊到岸邊的魚群,待退潮時陷入石滬中再進行捕捉。
麟山鼻為臺灣北海岸少數還可以依稀看見規模輪廓之早期居民捕漁所搭設陷阱的石滬為其特殊價值
現今因魚源枯竭,石滬不易補到魚,已經廢棄失修,並且石滬輪廓因颱風風災與其他因素沖散殘破,或內部囤積許多大型石頭而日漸模糊,須爬到麟山鼻岬角的上方,從上方俯瞰,才能清楚地看見石滬的形狀。
↑↑↑目前石滬輪廓已不是非常明顯
↑↑↑退潮時望去為一片碎石攤
↑↑↑周邊有部分廢棄的人工養殖池
↑↑↑ 麟山鼻重要的地質景觀-風稜石
↑↑↑麟山鼻另一個重要的地質景觀-藻礁
↑↑↑ 附近有民眾自搭的鐵皮小廟
↑↑↑ 海岸邊廢棄的碉堡
參考資料:
台北縣石門鄉公所網站:http://www.shihmen.tpc.gov.tw/_file/1677/SG/28626/40588.html (2008.11.15)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254.html (2008.11.15)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