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芝-石滬1.JPG

 

 

 

 

三芝雙連石滬為先民巧妙利用潮水漲退的潮差現象,就地取材興建滬牆以捕撈漁貨,且雙連石滬具有百年歷史,記錄了沿海居民利用自然力量與人類的智慧所形成的一種文化景觀

位置

雙連石滬:於三芝鄉新庄村番社後44號後方。由淡金公路至三芝市區後轉社后路往八仙宮方向到路底,往右邊小徑步行到海邊沿沙灘約200公尺處,

石灰窯:位於社后路底,沿自行車道步行約150公尺,到車道轉彎至海濱處,位於車道右方。

內容

三芝雙連石滬具有百年歷史,為目前北海岸中仍保留完整形狀的石滬之一,石滬沿海岸長約200公尺,向外海延伸約60公尺寬,於退潮時能辨識完整形狀,其周圍環境為藻礁與沙岸混合地形。

石灰窯為先民挖掘海岸邊藻礁,經入窯熬燒成石灰取用轉賣,為早期建材重要來源;藻礁為石灰藻(calcareous algae)經由鈣化作用沈積碳酸鈣,當石灰藻死後留下此一底質又為後來者所利用,周而復始慢慢地沈積成礁體,可說是地球環境變遷所遺留下來的「天然紀念物」,而海邊被挖鑿出的坑坑洞洞的痕跡,開採下來的石頭稱作「咾咕」石。

 

現況

雙連石滬:石滬原本因年久失修,經海水侵襲破壞幾乎已不復見昔日面貌,後來經由三芝鄉公所及三芝文化基金會共同重建石滬,才得以再窺得原貌;附近仍有漁民使用漁網於沿岸捕撈漁獲。

三芝-石滬1.JPG

雙連石滬漲潮期間全景

三芝-石滬2.JPG

利用石塊堆積成的石滬牆,寬約2公尺。

藻礁與石灰窯:由於藻礁是珍貴的大自然資源產物,經由年復一年的生長、鈣化、沉積,需要長時間形成,也是早期沿海居民開採石灰的主要原料,但近年來已沒有再開採。目前僅剩2座石灰窯遺跡,淹沒於荒草之間,但沒有導覽介紹與指標,不易被一般人察覺。

澡礁.jpg

藻礁經過開採過的痕跡(圖片來源:認識三芝)

三芝-石灰窯1.JPG

兩座石灰窯遺蹟位於海岸邊土丘後方,周邊雜草幾乎快掩蓋窯體,經由當地漁民指引才得以發現。

三芝-石灰窯2.JPG

石灰窯現況 (97.10.13)周邊雜草叢生,並無指示標誌與步道接近

特殊價值

1.三芝雙連石滬為先民巧妙利用潮水漲退的潮差現象,就地取材興建滬牆以捕撈漁貨,且雙連石滬具有百年歷史,記錄了沿海居民利用自然力量與人類的智慧所形成的一種文化景觀。

2.沿岸採集藻礁留下的咾咕地形和石灰窯,是居民運用、製作自然資源而形成特殊沿岸景觀。



 

石灰窯.jpg

石灰窯 石灰窯由土牆圍成圓形,並留一缺口(圖片來源:認識三芝)

石灰窯製作過程

石灰窯:燒石灰的地方稱做石灰窯。用石頭加土漿,做一道寬約一尺半,高約四尺直徑7到10尺左右的圓形牆,並留一個約3尺寬的門,地面挖數條火路。最底下鋪稻草或芒草,上鋪一層土炭(煤),一層咾咕到尖為止。一窯石灰約需170担到180擔的咾咕,燒一次所需時間從6-7小時到一天不等。

石灰製造的過程:挖咾咕→堆積→入窯→燒石灰→冷卻後出窯→潑水(咾咕化成灰)→篩灰→裝袋(15-20公斤)(引自認識三芝部落格)


參考資料:

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2.認識三芝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97台北縣文化景觀普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pen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